公告版位
目前分類:藝術天地 (69)
- Jun 12 Fri 2009 06:04
Unusal Motor Show
- May 24 Sun 2009 13:57
班森雕塑公園
- May 16 Sat 2009 21:27
羽毛畫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- Apr 09 Thu 2009 07:38
朗靜山攝影水墨畫
【《影中有畫,畫中有影》】 相關連結: ※謝謝格友的關心與祝福*我們昇級當外公外婆囉※
郎靜山先生是中國攝影界的先驅,自民前八年﹝一九0三﹞進入上海南洋
中學預科念書,從李靖蘭老師學習繪會、攝影及暗房技巧以來,至一九九五年
,以一0四歲高齡辭世為止,獻身攝影藝術的歲月超過了九十年,這個驚人的
數字恐怕是後人可能很難打破的。
郎靜山先生原籍浙江蘭谿,民前二十年﹝清光緒十八年,也就是一八九二
年﹞農曆六月二日生於江蘇淮陰。由於受了父親的影響,郎靜山從小就對繪畫
很有興趣,少年時期啟發他對攝影愛好的李靖蘭老師,也就是他的國畫老師。
繪畫對於郎靜山的攝影,尤其是對他日後所創造的「集錦攝影法」,有著非常
深遠的影響。
自學校畢業以後,二十歲那年﹝民國元年﹞,郎靜山先生進入上海申報館
工作,任職於廣告部。工作的繁忙,使他無暇作畫,間接也促成了他專心的攝
影。三十四歲﹝民國十五年﹞,他轉任時報,成為中國第一位攝影記者。兩年
以後,又與黃伯惠先生等人於,時報大樓成立了「華社」,這是我國南方第一
個攝影團體,恰與北方的「光社」相互輝映。成立「華社」的同年三月,郎靜
山先生也舉辦了第一次作品展覽,首開攝影展的風氣。又過了兩年,他開始擔
任松江女子中學攝影班講師,這很可能是我國學校正式有攝影課程的開始。
郎靜山先生一生有不少創舉,譬如他於民國三十七年在上海創辦「中國攝
影學會」,這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攝影社團,並且他也是國人中第一位攝影
作品得以在國際性展覽中出現的人等等,但他最為人所稱道的當然,還是「集
錦攝影法」,這是他在四十七歲那年所創造的。
郎靜山先生認為,所謂藝術攝影必須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:一、畫面上的
結構與層次有藝術性;二、相片本身具有深刻意義,餘意無窮。而中國畫以筆
墨,攝影則用相機,兩者的工具雖然不同,但同樣都是要營造出美好的畫面,
所以二者間道理相同,只是運用之法各有殊異。
其實西方在一九二0年代就已有人使用「暗房疊放技術」,郎靜山先生的「集錦攝影法」之所以顯得別具風格,主要應是他本身本來就具備了深厚的國 畫造詣與修養,並將國畫中的畫理與攝影技巧融合為一。
郎靜山先生曾表示,中國畫裡所謂的「定景」,其實就是攝影裡所說的「
構圖」;中國畫的繪事六法裡,有所謂的「經營位置」與「傳模移寫」,在用
筆的時候可以取捨萬疏,去蕪存菁,而攝影則限於機械與環境對象,唯有採取
「集錦攝影法」才能不受限制。所謂「集錦」,就是「集合各種物景,配合成
章,舍畫面之所忌,而取畫面之所宜者。」
集錦攝影的創作步驟非常複雜,包括了收集素材、排比圖片、規畫草圖、
接合底片等好幾道過程,郎靜山先生曾一再強調,「每一幀成功的藝術作品,
都是在窒悶黑暗的沖映室中的心血結晶。」長期的堅持,也終於為郎靜山的「
集錦攝影法」贏得了「影中有畫,畫中有影」的讚譽。
【精彩的攝影 2-1】
【精彩的攝影 2-2】
【重溫真實的「上海灘」】
【歷史上最負盛名的26張照片】
【印尼⊙Rarindra Prakarsa⊙攝影大師作品 2-1】附影片
【印尼⊙Rarindra Prakarsa⊙攝影大師作品 2-2】附影片
【2008年美國「連線雜誌」◇10大最佳「微距離攝影比賽」作品】
4月8日清晨3點23分我們夫婦在宜蘭縣羅東鎮「聖母醫院」迎接外孫的誕生
- Feb 26 Thu 2009 00:22
蛋雕


- Feb 21 Sat 2009 04:10
摺紙藝術 2-2
- Jan 10 Sat 2009 01:04
畫中有畫 2-2
- Jan 08 Thu 2009 09:53
畫中有畫 2-1
- Jan 06 Tue 2009 01:19
精彩的攝影 2-2
- Jan 04 Sun 2009 00:23
精彩的攝影 2-1
- Oct 31 Fri 2008 08:51
Pumpkin Heads
- Oct 25 Sat 2008 23:30
西班牙Lladró瓷偶
- Oct 08 Wed 2008 01:18
【《海角七號》】2-1劇情篇
生命,只有一回!
夢想,不會只有一次!
錯過的愛情,只要肯回頭,還是有找回心靈相印的一天……。
◎下面是「奇摩電影」的介紹,建議不用管那麼多了,
直接去看就好,絕對值回票價,回味無窮地!
◇這是一個關於音樂、夢想、與愛情的故事。
◇六十多年前,台灣光復,日本人撤離。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
的船隻,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:友子。無法當面說出對友子的感情,因
此,他把懷念與愛戀化成字句,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。
◇六十多年後,台灣的樣貌早已完全改變,各個角落的人為生活而努力,幾個
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:失意樂團主唱阿嘉、只會彈月琴
的老郵差茂伯、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、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、小米酒製造
商馬拉桑、以及交通警察勞馬父子,這幾個不相干的人,竟然要為了度假中
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,並在三天後表演,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
不爽,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,每天頂著臭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
不高興,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離析……。
◇老郵差茂伯摔斷了腿,於是將送信大任交阿嘉手上,不過阿嘉每天除了把信
堆在自己房裡外,什麼都沒做,他在郵件堆中找到了一個來自日本,寫著日
據時代舊址「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」的郵包,他好奇打開郵包,發現裡面的
信件都是日文寫的,根本看不懂,因此不以為意的他,又將郵包丟到床底下
,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。
◇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,這群小人物發現,這可能是他們這輩子唯一可以上台
實現他們音樂夢想的時刻,每個人開始著手練習,問題是阿嘉跟友子之間的
火藥味似乎越來越重,也連帶影響樂團的進度。終於,在一場鎮上的婚宴,
大家借著酒後吐真言,原來阿嘉跟友子兩人都是孤獨的異鄉人,解開心結的
兩人發現了怒氣下所隱藏的情愫,於是發展出了一夜情。
◇在阿嘉的房裡,友子看到了日本來的郵包,發現那居然是來自六十年前七封
未及寄出的情書,她要阿嘉務必要把郵包送到主人手上,然而,日本歌手要
來了、郵包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、第二首表演樂曲根本還沒著落、而貝斯手
茂伯依然不會彈貝斯……。
◇而友子,在演唱會結束後,也要隨著歌手返回日本,開始新的生活。
◇阿嘉終於決定打起精神,重整樂團,他們的音樂夢是否能夠實現?沉睡了六
十年的情書是否會安然送到信件的主人「友子」手中?而阿嘉跟友子的戀情
,是否能夠繼續發展下去?……
◇人只能活一回,夢想卻有無數個,唯有放手一搏,才能知道機會屬不屬於自
己……。
◎一片單純的電影造成兩極意見,若再加上政治及省籍情節,那就更複雜囉!
※快帶著家人或愛人放輕鬆去享受一下大把吃爆米花~大口喝可樂的樂趣吧!
後記: 相關連結:
自93年10月到台中市公園路「萬代福」戲院,觀賞由市長胡志強包全場招待藝
文界人士的紀錄片「生命」後,四年來就不曾再上電影院。最近家小孩和親朋
好友及格友們,大家似乎都全看過「海角七號」電影。於是7日早上夫婦倆到
台中港路「新光三越百貨」14樓「新光影城」看該片,真是名不虛傳。散場後
順著樓層下樓,先去看「瘋拜客Crush On Bike單車主題展」,再去看電腦書及
用品,並陪內人去買化粧品,後到超市買晚餐。晚上出席「中部美術協會」理
監事會議,討論「第56屆中部美展」及向內政部申請全國立案的事宜;帶回興
台印刷公司陳經理所送的十本精緻2009年「台灣週曆」,待文化局上課時再轉
送學員。與會同仁居然有好幾位已經「陪太太」去看過「海角七號」電影,回
家後有感而發將友人日昨傳來的「海角七號」電影資料整理發佈湊一下熱鬧。
◆男主角范逸臣竟然是大兒子讀二專時隔壁班的同學,還好他從演藝事業發展
,不然該二專自改制技術學院十多年來還是技術學院,還好大兒子也繼續升學
讀國立二技否則兩人現際遇將不知如何?吾兒長的有點像他但就是不會唱歌~
他雖然有個歌星名字叫「蔡佳宏」,卻也如女兒「蔡幸娟」一樣是不會唱歌~
【《海角七號》】2-1劇情篇
【《海角七號》】2-2場景篇
- Sep 21 Sun 2008 07:33
森林裡的雕塑藝術品~超逼真生動~! 2-2
- Sep 20 Sat 2008 07:27
森林裡的雕塑藝術品~超逼真生動~! 2-1
- Aug 22 Fri 2008 07:29
印尼⊙Rarindra Prakarsa⊙攝影大師作品 2-2
【印尼《 RarindraPrakarsa 》攝影大師作品 2-2】
很美很美具人文藝術的攝影作品與您分享:Rarindra Prakarsa,來自印度
尼西亞的雅加達,一位資深平面設計師,自稱只是半專業的攝影師。在他的眼中,印尼到處都充滿著令人興奮的拍攝境地和拍攝對象,他用自己的相機紀錄 著身邊的人和環境,用自己的攝影向人們展示了自己美麗的國家和周圍那些美 麗的人們。
晨曦中、磷光間拋撒的漁網,逆光中、樹陰下小提琴手的身影,還有那些
天真的笑聲,鄉間的小徑...很多看似尋常的場景,在Rarindra 鏡頭中變成了不
尋常的畫面,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而又充滿著對生活對人文對自然的無比熱情
。用Rarindra自己的話說,就是希望自己的照片具有如繪畫般的視覺效果。這
應該是所有人對人文自然攝影的嚮往和追求,也是Rarindra對於自己的攝影所
堅持的一個觀點,實際的結果大家馬上就能看到了,
這位從1995年正式開始自己攝影創作的「半專業」攝影師,結合自己在工
藝學院所學到的攝影技藝以及做平面設計師所積累的圖像編輯技能,創造了眼
前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精美作品。※版權屬攝影家本人敬請純欣賞勿移作他用。
《請按◥開始■全螢幕(按×或Esc鍵結束全螢幕)▲影片選項》
【 TOP《藝術家介紹附影片◇總連結》】
相關連結:
【攝影佳作】連結
【精彩的攝影 2-1】連結
【精彩的攝影 2-2】連結
【重溫真實的「上海灘」】連結
【歷史上最負盛名的26張照片】連結
【印尼⊙Rarindra Prakarsa⊙攝影大師作品 2-1】附影片連結
【印尼⊙Rarindra Prakarsa⊙攝影大師作品 2-2】附影片本篇
【2008年美國「連線雜誌」◇10大最佳「微距離攝影比賽」作品】連結
【 厲害的攝影技巧-1】連結
【厲害的攝影技巧-2】連結
【Minimalist Art Photography】連結
- Aug 21 Thu 2008 00:25
印尼⊙Rarindra Prakarsa⊙攝影大師作品 2-1
【印尼《 RarindraPrakarsa 》攝影大師作品 2-1】
很美很美具人文藝術的攝影作品與您分享:Rarindra Prakarsa,來自印度
尼西亞的雅加達,一位資深平面設計師,自稱只是半專業的攝影師。在他的眼中,印尼到處都充滿著令人興奮的拍攝境地和拍攝對象,他用自己的相機紀錄 著身邊的人和環境,用自己的攝影向人們展示了自己美麗的國家和周圍那些美 麗的人們。
晨曦中、磷光間拋撒的漁網,逆光中、樹陰下小提琴手的身影,還有那些
天真的笑聲,鄉間的小徑...很多看似尋常的場景,在Rarindra 鏡頭中變成了不
尋常的畫面,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而又充滿著對生活對人文對自然的無比熱情
。用Rarindra自己的話說,就是希望自己的照片具有如繪畫般的視覺效果。這
應該是所有人對人文自然攝影的嚮往和追求,也是Rarindra對於自己的攝影所
堅持的一個觀點,實際的結果大家馬上就能看到了,
這位從1995年正式開始自己攝影創作的「半專業」攝影師,結合自己在工
藝學院所學到的攝影技藝以及做平面設計師所積累的圖像編輯技能,創造了眼
前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精美作品。※版權屬攝影家本人敬請純欣賞勿移作他用。
《請按◥開始■全螢幕(按×或Esc鍵結束全螢幕)▲影片選項》
【 TOP《藝術家介紹附影片◇總連結》】
相關連結:
【攝影佳作】連結
【精彩的攝影 2-1】連結
【精彩的攝影 2-2】連結
【重溫真實的「上海灘」】連結
【歷史上最負盛名的26張照片】連結
【印尼⊙Rarindra Prakarsa⊙攝影大師作品 2-1】附影片本篇
【印尼⊙Rarindra Prakarsa⊙攝影大師作品 2-2】附影片連結
【2008年美國「連線雜誌」◇10大最佳「微距離攝影比賽」作品】連結
【 厲害的攝影技巧-1】連結
【厲害的攝影技巧-2】連結
【Minimalist Art Photography】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