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








【《米勒畫作-田園之美》】
尚‧法蘭斯瓦‧米勒(Jean-Franois Millet,1814年10月4日-1875年1月20日)
法國巴比松派畫家,以鄉村風俗畫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國畫壇聞名。

《驚艷米勒─田園之美畫展》
展覽日期:2008年5月31日~2008年9月5日
展覽地點:國立歷史博物館◇一樓101、102、103展廳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    TEL:02-2361-0270
開放時間:每週一09:00~18:00;每週二至週日09:00~22:00
展覽介紹:
尚.法蘭斯瓦.米勒是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的田園畫大師,以農民生活的繪畫
創作聞名世界。「驚艷米勒—田園之美畫展」是法國奧塞美術館首次以典藏的
米勒畫作為主軸所策劃的海外特展,65幅的展品包括米勒的16幅真跡創作,其
中《拾穗》與《晚禱》更是首度同時亮相臺灣的藝術重寶!米勒的畫作之外,
亦展出與米勒同時代的風景畫大師胡梭、柯洛,以及受米勒影響的後輩畫家艾
杜安、布荷東等人的畫作。而為了讓觀眾能更深切感受當時法國的農村生活,
奧塞美術館特別挑選展出19世紀中晚期,紀錄法國農村生活的21幅原版攝影,
真實呈現米勒所詮釋的法國農村生活。 本次展覽藉由米勒的畫作,逐步呈現他
三十年畫家生涯的各時期作品,勾勒出他成為藝術史上一代大師的心路歷程。
農民純樸、堅韌的性格,透過米勒人性化的詮釋,昇華為平凡的高貴與莊重。
同時展出的巴比松畫派友人與後輩畫家的畫作,一方面反應著當時米勒周圍藝
術創作的氛圍,一方面也顯示著自米勒以降,藝術家對現代化導致農村沒落的
焦慮,使得農民生活為主題的藝術創作,從米勒對農民草根性的掌握,逐漸轉
化為美化農民生活的潮流。透過展出的畫作與攝影作品,法國十九世紀藝文發
展的歷史段落,漸次呈現於觀眾眼前。


米勒    Millet
拾穗﹝The Gleaners﹞
1857 年
油彩‧畫布,80 x110公分
奧塞美術館,巴黎,法國


《拾穗》是米勒十年觀察與研究的成果。呈現三個農村婦女,在收割之後的麥田裡撿拾遺落的麥
穗。較年輕的兩位彎著腰朝向麥稈七零八落的灰土地,雙眼緊盯地面,忙著撿拾落穗並隨手扔進
兜在腰際的圍裙裡。最年長的婦女微微俯身,手中拿著一把細枝。背景可見遠方的田裡仍在繼續
收割,成綑成堆的麥綑、麥垛,一輛大板車和成群的農場工人構成一幅明亮歡愉的熱鬧景象,與
三個拾穗女的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。在畫面右側,騎馬的管理員正在監督收成的進度。更遠處可
以看到村莊的屋宇。米勒的用意並不在於說故事。


        進步主義的藝評家卡士坦尼亞里(Castagnary)寫道:「這是一幅很美、很簡單的藝術品。
作者無意做任何宣示。儘管畫面所繪的確尖銳,但卻超乎於擁護任何立場的激情,以不造假也不
誇張的方式再現大自然真實、偉大的篇章,殊堪與荷馬、魏吉爾的史詩相媲美。」將米勒與希臘
、羅馬時代的大詩人相提並論,並不為過。許多人都在這三個拾穗女的身上看到了雅典巴特農神
殿雕像的影子。吃苦耐勞的生活賦予她們雕像般沉重的身軀,長年的操勞使肢體越來越沉重,習
慣於彎腰工作之後,腰桿就難以伸直了。


       亞布(Edmond About)形容她們「足履木鞋,追隨著米開朗基羅和勒敘厄(Le Sueur)的腳步。」
三個婦女分別裹著藍、紅、黃三種美麗原色的頭巾,相貌特徵幾乎全被遮蓋了。她們是沒有面孔
的無名氏,她們只是拾穗者。米勒將這幅畫取名為「Des Glaneuses」,用不定冠詞「Des」來表示
畫中人物並不特指某些拾穗者,意味著畫中情景具有「放諸四海皆準」的代表性。


        這樣的畫面難免會喚起人們對農村社會問題的關心,尤其在布利(Brie)地區盛產小麥的大
農場,經常可以看到在地主、工人的身邊,苟活著被社會體系排除在外的人(例如這些三餐不繼
的拾穗女)。保守主義者批評他畫的是「衣不蔽體的稻草人」,顯示布爾喬亞階級對於法國大革
命的恐懼,深怕窮人再度揭竿而起。而非對米勒的純畫家立場的恐懼。無論如何,《拾穗》在
1857年的沙龍首次展出即備受矚目,受歡迎的程度與日俱增,與《晚禱》不分軒輊。


米勒  Millet
晚禱﹝The Angelus﹞
1857 ~ 1859 年
油彩‧畫布,55.5 x 66 公分
奧塞美術館,巴黎,法國


《晚禱》是西方藝術史上數一數二的名畫,自首展以來不斷受到臨摹、翻版,在字典、名信片、
餅乾盒等各式各樣的物品上都印有它的複製品。迄今仍有許多藝術、廣告、電影創作者將這幅畫
「改頭換面」加以重新詮釋,足見其盛名於一斑。如此大的名氣大概只有達文西的《蒙娜麗莎》
和米羅的《維納斯》能與它相提並論,但它究竟為什麼受歡迎呢?


《晚禱》的畫面非常簡單:在巴比松附近夏伊(Chailly)平原的田野中,在黃昏時布滿晚霞的天
空下,一男一女兩個農民正以虔敬的姿態低頭禱告。男人把帽子脫下拿在手上。米勒所用的模特
兒是真正的農民,一個是後來被戲稱為「晚禱娘」的農場女工莫什納爾(Adèle Moschner),另一個
是專門在農場打短工的當地人米尼歐(Mignot)。他們身上穿著樸素的日常衣服,厚重耐磨的舊
衣已經褪色,腳上穿著法國農民的傳統木鞋。


        為了祈禱,他們放下工具暫停工作,在他們腳邊豎著掘馬鈴薯用的大叉,擱著裝滿馬鈴薯的
籃子,停著載滿一袋袋馬鈴薯的小推車。米勒在1855年已經畫過在這片田裡工作的農民,這幅稱
為《馬鈴薯收成》的畫現藏於巴爾地摩的華爾特斯藝廊。根據其兄弟的說法,米勒本來要把《晚
禱》取名為《馬鈴薯欠收》,以表達農民眼見辛勤耕耘換來微薄收穫的心酸。僅此而已。然而目
睹這幅畫的人都能感受到它強烈的宗教氣氛,農業社會背景反倒在其次,所以米勒才決定在背景
加畫一個(微小如蟻的)教堂鐘樓(夏伊教堂),並正式命名為《晚禱》。


        這可能只是關於這幅畫的眾多傳說其中之一,或許是為了減輕米勒被視為宗教畫家的包袱而
已。米勒本人曾明白表示,這幅畫的出發點是其童年記憶。晚禱是獻給聖母瑪莉亞的宗教儀式,
每天傍晚教堂會敲晚禱鐘,三聲短響後接著一連串鐘響,通知信徒們誦唸晚禱經文。


       米勒在1865年解釋道:「我在畫《晚禱》的時候,想到小時候我們一家在田裡耕作,祖母每
次聽到晚禱的鐘聲,一定會叫我們停下工作,脫下帽子,虔誠地為亡魂誦唸晚禱經文。」最令他
得意的莫過於好友宋思爾(Sensier)看到這幅畫的第一個反應,宋思爾脫口而出說:「天啊,這
的的確確就是晚禱!我聽得到教堂的鐘聲!」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米勒拾穗-蔣勳教授導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驚豔米勒-晚禱


《請按◥開始■全螢幕(按×或Esc鍵結束全螢幕)▲影片選項》
【 TOP《藝術家介紹附影片◇總連結》】



相關連結:
【MUCHA 慕夏】
【Claude Monet 莫內】
【GeorgesSeurat秀拉】
 
【Pierre Auguste Renoir 雷諾瓦】
【藝術家《Pino Daeni》浪漫繪畫作品】
【法國畫家 阿道夫‧威廉‧布格羅2-1】
 【法國畫家 阿道夫‧威廉‧布格羅2-2】 
【文生梵谷的畫◇Don McLean唱的Vincent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蔡清河陳淑嬌膠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