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雖與內人陳淑嬌師事謝峰生老師,但風格完全不同,她的膠彩畫作題
材常環繞著女人與花卉,其女人又都在花卉的簇擁下,展現萬種風情。我的作
品不論人物、動物或風景均採現實生活為描寫對象,人物總是喜歡以充滿「鄉
土氣息」的《老人》為主,尤其背景採用台灣古厝以往以人物畫為主,多採用
台灣古老的傳統建築作背景,在灰色系的色彩中,洋溢著鄉愁的溫馨感。畫直
接從日常生活環境中取材,擷取人們習見的景物,懷抱著對生命的信仰,一筆
一筆勾畫出美的世界,這種描寫現實化的生活題材,較容易喚起觀眾經驗的聯
想而產生親切感。

        最近以布偶系列銜接以往鄉土題材的創作,然而畫面的構成卻更為渾融圓
滿,氣勢沈潛宏博,和先前的敘述性表意的佈置傳達有很大的不同,布偶人形
不僅有著擬人化的特質,更有擬情比意的表現,傳達著更纖細深入的有情天地
。藉布偶而傾注的感情透過強烈的「繪畫性」筆法,渾融而為一體。更詮釋主
題人物諄諄勸誨世人的心境和祈望,作者的作品記述著生活的事物,也編綴著
他敏銳的感覺。以生活的重心為入畫的題材,來敲開人們氣氛烘托,生動地表
現出台灣山川之美,色彩的應用也更加華麗「思想起」的記憶盒子,展開作者
的幻想世界。

◇看完我所畫的《老人》拙作,也請看下列幾則描寫《老人》的文章:


【《老人》文章來源:網路流傳】


◇拾荒老人依然在菜市場穿梭。
◇推著長年與他相伴的手推車,上面裝著新舊不一的紙箱,
    這些都是老人賴以維生的財富。
◇只知道老人已經很老了之外,看不出來他的年紀多大,
    因為歲月在他臉上留下的痕跡,應該比他真實的年齡還多。
◇除了早上的菜市場、隔壁街道的黃昏市場、大馬路旁的夜市,
    也是他撿拾資源的地方。
◇今天午後,一聲悶雷,敲出了天空的眼淚。
◇讓原來熱鬧的市場瞬間顯得冷清許多,
    老人穿著破舊的雨衣,依然在馬路間遊走。
◇而我,從公司騎著機車到離家不遠的市場附近出外勤。
◇看到老人依然冒雨撿拾廢紙箱及金屬罐,我感到一陣心酸。
◇只是對這個冷漠的都市來說,這種莫名傷感,不需要有,也不應該有。
◇急忙走進已聯絡的店家,努力推銷著手邊的產品,
    希望能夠在精美店面上架。
◇再走回街上,雨勢已經變小了。
◇看到老人在附近的麵包店門口,拿出了殘破的塑膠袋,
    點算著裡面的銅板,盼望著能夠用他們換取麵包以求得一餐溫飽。
◇這是老人多日才有一次的奢華。
◇我再也忍不住,快步走到老人身後,
    按住他的手及塑膠袋口:「老伯,別算了,中午我請你吃麵。」
◇老人細小的眼睛凝望著我,眼光中卻流露深沉的智慧:
    「好孩子,我認識你,你就是那個連用過的衛生紙都拿來回收的
    小夥子嘛。」
◇被他一說我不禁臉紅,只能點點頭。
◇老人笑著說:「好;好!」
◇不知道是讚美我資源回收徹底,還是答應我的邀約。
◇十分鐘後,一個被雨淋濕的業務員跟 一個黑黑的拾荒老人
    兩個人在麵攤前坐下來。
◇不理會皺眉頭的老闆,一老一少在麵攤裡大快朵頤。
◇「為什麼忽然想請我吃麵?」老人邊說,呵呵的笑了起來。
◇我說不出口,說不出是因為他在雨中工作的背影,
    也說不出是因為他殘破的塑膠袋跟零錢。
◇老人繼續說:「是因為你常看到我這身落魄而同情我吧?」
◇我一時啞然。
◇只能默默的吃麵。
◇趕在老人吃完之前,將兩人的麵錢付了。
◇吃完麵後,老人起身露出滿足的笑容。
◇似乎不只是因為麵。
◇他伸出充滿閱歷的手摸摸我的臉:
    「好孩子,你有太多的愛心跟傷感,別浪費在我身上,
    多花點時間陪陪父母才是。」
◇說完,他帶起斗笠,披上雨衣,拉著手推車回到他工作的場所。
◇但是從那天晚上起,老人不再出現在市場,
    而他堆破爛的空地也被改成大樓建築預定地。
◇我感到疑惑,但時間沖淡了我的好奇心。
◇直到三個月後的下午,信箱多出了一封沒有寄信地址的信件。
◇感到奇怪的我把信拆開:
    「好孩子,還記得我嗎?你請我吃麵是我最後一天的拾荒日子, 
    這份工作我一作就是三十年,即使知道是最後一天, 
    我又怎麼捨得停下來呢?問我為什麼停止拾荒嗎? 
    因為我堆廢棄物的空地被兩個兒子賣掉了, 
    那是把他們從小拉把長大的空地啊! 
    但是他們卻為了建築商的高價收購, 
    告訴我遺產稅課的重,要我提早將土地過戶給他們, 
    他們一再保證不會把地賣掉。那塊地跟他們爸爸一樣, 
    從小把他們養大,他們不捨。 
    如今,地賣給建商,而我住在老人院,我跟地都被拋棄了。 
    被唸書唸到博士跟大學的兒子拋棄了。 
    這麼多年來,除了養育兒子之外,我沒在自己身上花到一毛錢。 
    我最常吃的是路邊街邊賣熟食的剩菜,跟水果攤剩下來的水果。 
    那個破塑膠袋裡的錢都是拾荒時候撿到的, 
    湊足了錢我才有正常的東西吃呢, 
    我所賺到的一分一毫都花在教養兒子的身上。 
    現在,我在老人院聽到兒子說,土地還有賣了五億的價值, 
    老而不死的你除了會花我們兩兄弟的錢,你還有什麼用? 
    好孩子,在他們說出口前,我早就麻木了。 
    只記得你請我吃麵時的溫暖,還有你握著我的手時傳來的溫度。 
    期待有緣再見。」
◇我發現信紙的下角有乾枯的淚痕,而新的淚痕, 
    卻從我的眼中不停的落下。
◇毅然決然騎上機車,直奔父母的住所。
◇走到屋內,不爭氣的眼淚依然流個不停,
    只能哽咽的說:
    「我回來了,爸、媽,我回來了,我們一起吃晚餐吧。」


【《有你真好》韓國片】
常在電視上重複看著一齣韓國片,片中敘說7歲小男孩小武,來到荒涼偏僻的
鄉下,和首次見面的外婆一起度過這段難忘的暑假。小武是個調皮、愛打電動
、組合金剛的城市小孩;不能說話的啞巴外婆卻是貧苦、樂天知命、有耐心的
獨居《老人》,於是祖孫二人之間發生一波波令人發笑又氣結的衝突,卻也產
生讓人鼻酸、感動的愛。


⊙一篇溫馨感人的文章及一齣感人的影片⊙
試問在外的遊子....學子....
在父母竭盡所能撫養成長的同時,心裏存想的感恩有多少?....
文中的老人是現在社會上許多真實與寫實....
而文中的好孩子有著悲憫之心因為老人的知遇....
喚醒他的意識....
樹欲止而風不靜....
子欲養而親不待....
親愛的朋友,有多久的時間我們沒有回去陪陪爸爸、媽媽了....
有多久的時候....忘了電話的問候..電話的那頭有對殷殷期盼的父母....
深怕電話機的故障而不時拿起....
不要忘了給你身邊的親友....
一個親切的問候....這也是他們所期盼的....
祝福我所有的朋友....闔家安康~....


突想起余光中大師的「母難日」這首詩,很令人感動,附會風雅的將它寫下。

⊙母難日/余光中詩⊙


今生今世
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
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
一次在妳生命的告終
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妳說的
第二次妳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
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
有無窮無盡的笑聲
一遍一遍又一遍
迴盪了整整三十年
妳都曉得    我都記得


【母難日】即現代人所說的生日,這一辭源出於《湛淵靜語》:劉極齋,
宏濟蜀人。遇誕日,必齋沐焚香端坐曰:「父憂、母難之日也。」


相關連結:
【16-0分類總連結】
【16-1膠彩畫&山】
【16-2膠彩畫&貓】
【16-3膠彩畫&狗】
【16-4膠彩畫&樂器】
【16-5膠彩畫&裸體】
【16-6膠彩畫&瓶花】
【16-7膠彩畫&親情】
【16-8膠彩畫&古厝】
【16-9膠彩畫&老人】
【16-10膠彩畫&錦鯉】
【16-11膠彩畫&曇花】
【16-12膠彩畫&童年】
【16-13膠彩畫&原住民】
【16-14膠彩畫&田園之美】
【16-15膠彩畫&牛˙牛車˙牛車輪】 
【16-16膠彩畫&船◇淡水夕照繪製過程】

【陳淑嬌膠彩畫《紙本》50F夏苑《繪製過程》】
【陳淑嬌膠彩畫《絹本》10F喜日《繪製過程》】
【第二十五屆台灣膠彩畫展&台灣省膠彩畫協會介紹 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蔡清河陳淑嬌膠彩 的頭像
    蔡清河陳淑嬌膠彩

    蔡清河&陳淑嬌的膠彩畫世界

    蔡清河陳淑嬌膠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