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當代人物藝術展1988當代人物展001988當代人物展011988當代人物展021988當代人物展031988當代人物展041988當代人物展051988當代人物展061988當代人物展071988當代人物展081988當代人物展091988當代人物展101988當代人物展111988當代人物展121988當代人物展131988當代人物展141988當代人物展15  

1988年⊙國立歷史博物館《當代人物藝術展》】
◆展覽時間:1988年元月1日至18日
(因逢蔣經國總統逝世,展覽單位很低調,沒有開幕儀式和請柬)
◇展覽地點:國立歷史博物館
◆展覽件數:87件
◆參展類部:
◇國畫33位:林玉山、李奇茂、歐豪年、翁文煒、何懷碩、鄭善禧....等
◇膠彩10位:陳  進、林之助、蔡草如、許深州、黃鷗波、王五謝、
謝榮磻、陳壽彝、陳淑嬌、施金輝
◇油畫30位:顏水龍、楊三郎、陳銀輝、陳景容、王守英、吳炫三....等
◇水彩14位:李擇藩、劉其偉、劉文煒、侯壽峰、簡嘉助、楊恩生....等
◇版畫12位:陳其茂、江漢東、林智信、倪朝龍、陳國展、楊明迭....等
◇雕塑15位:蒲添生、朱  銘、郭清治、陳英傑、陳正雄、謝棟樑....等
◆展覽介紹:國立歷史博物館陳癸淼館長序文
◇縱觀人類美術之創作,從其表現題材而言,自以動物為最早,其次是人物,而後才有山水及花鳥藝術之形成。就中人物藝術之表現大約始自青銅時代之後,其後伴隨禮教社會之形成及人文精神之抬頭,大大地肯定了人類自身之價值,終究成為美術表現的核心,於是畫家雲湧,風格雜陳,流風所至,中外皆然。
◇我國人物藝術之發展,自商周歷經百代,而以漢代以迄惰唐而達於顛峰。史傳漢代大畫家蔡邕、張衡、趙岐、毛延壽,乃至六朝時代被譽為中國繪畫四祖的顧愷之、陸探微、張儈繇、展子虔等人,皆以人物畫名世;到了唐代,畫家如吳道子、閻立德、閻立本、周肪、張萱、雕塑家如楊惠之、宋法智、張淨眼等均為人物藝術大家;而被視為中國畫論之祖的謝赫「古畫品錄」,亦無不以人物畫為品論對象,影響中國藝術之創作既深且遠。
◇降至宋代,劉道醇有所謂「畫分六門」,以人物為首;而元代陶九成「畫分十三科」謂:「一曰菩薩相,二日玉帝君王道相,三日金剛鬼神羅漢,…‥四日宿世人物…」其中人物畫佔有四項之多,大大強化了人物藝術的重要性,畫家如李公麟、賈師古、梁楷、蘇漢臣、趙孟頫等皆一代宗師,造型佈墨均富生意,惜乎明清以還,畫人感於前代之諸多造就,自忖無法超越古人,因而故步自封,處處以仿某家為能事,距離古來寫情達意、窮神探微的精神越來越遠,能事創作者只陳洪綬、任伯年幾人而已。所幸民國以來在徐悲鴻、張大千等人的倡導下,頗有日新之感,但時下流習,其造境佈意仍離不開高士仕女觀念,專事講求柳眉、鳳眼、懸膽鼻等形式,而未脫古人案臼,甚可嘆也!
◇本館鑑於人物藝術之發展關乎優美文化精神之復與,而新的人物藝術之提倡與開拓,更攸關現代民族藝術之前程,冀其振新起弊,特廣邀當代專長人物創作之藝術家包括國畫、膠彩、油畫、水彩、版畫、雕塑等類,共研當代人物藝術新境界之拓展,且徵其同意,每人出具代表作一至三件,訂期舉辦「中華民國當代人物藝術展」。
◇時隔數月,藝術界反應熱烈,應邀參加是項展覽之作品計得百餘件,本人有幸預覽部分作品,甚覺此項展覽最少應有三大收穫。第一、藝術家們對人物藝術美的觀念已突破了公式化既成的形式,題材與造型都有耳目一新之感。第二、所便用的技法已超乎傳統專事講線論墨的窠臼,邁向多元表現之可能性的探討與表現。第三、作品均強烈地注入了藝術家動人而真摯的感情,充滿無限的活力與新意。總之,參展品林林總總、爭奇鬥麗,令人喜不自勝。
◇茲為珍視此一展覽之價值,除決定延長展覽時間外,特擇精品攝刑成冊,用饗向隅觀眾。謹愛例聊贅數語,略述梗概。是為序。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陳奏森謹識 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元旦
★後記:
【人物畫美術史定位高】
◇民國77年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,曾舉辦一場「當代人物藝術展」,台中的膠彩畫家只邀請兩位:一位是林之助教授一位是我,林教授因急著要回美國居所,於是將作品託我一起送展覽及卸展領回。那時真想將它買下,儘管林教授當時的畫價每號才一萬五仟元(現在十五萬元),15號的作品也要廿幾萬元。可惜實在阮囊羞澀無法如願,慶幸在我們陋室掛了兩個月,林教授的花鳥畫是一絕,一畫難求國內無人能比。他的人物畫在歷史定位更高,膠彩畫要畫人物非常的困難,人物畫表達完美至今無幾人。故在美術史上是重要的角色,陳進老師藝術地位更是崇高。
◇27年前參加「當代人物藝術展」的10位膠彩畫家,除了王五謝老師尚健在外,竟然只剩下我還在為人物畫續續奮鬥。當年畫人物泰斗的陳進老師肯定推薦我參加此項展覽,大大鼓勵我創作的原動力,一生戮力人物畫為創作的主軸。
◇人物畫在歷史定位佔很重要的一環,台灣早期民智未開生活困苦,只有以肖像畫謀生的畫匠。畫人物創作簡直是跟自己過不去,甚至目前還有人懷疑人物畫怎會有人收藏,家裡掛著與自己不相干的人物畫好像很奇怪,其實古今中外最膾炙人口的畫就是人物畫,在拍賣場上搶標最激烈的也大多是人物畫,尤其膠彩畫人物創作更是困難也因此少人畫,畫得好的更是微乎其微,林之助教授早期只畫數張人物畫,有件人物畫作品十多年前台北市美術館以950萬購藏。陳進丫嬷雖以人物畫為主但作品市面很少流通,台北市立美術館也以天價購藏數件人物畫代表作,
◇任何畫展只要看畫家的人物畫創作,看其表現如何即可知其程度,但有人素描根基沒打好因此一輩子不敢畫人物畫的也有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蔡清河陳淑嬌膠彩 的頭像
    蔡清河陳淑嬌膠彩

    蔡清河&陳淑嬌的膠彩畫世界

    蔡清河陳淑嬌膠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