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源:鳳凰顏料 膠的介紹: 膠是自古以來許多國家共通使用的原始接著劑,從埃及的壁畫到世界西洋古典繪畫,幾 乎都是使用膠來描繪,岩彩畫也一樣,所以和油彩畫對照的稱呼亦有人稱為 <膠彩畫>。這 些膠在膠彩畫中佔有很重要的功用,是以動物或魚類的皮、骨裡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加 工而成,就像在做魚,肉料理時放置一段時間後產生的凝固物。在膠彩畫裡被使用的膠,有 三千本膠(灌一次形成三千支膠而稱之)、板膠、粒膠、軟硬鹿膠、兔膠等。 溶膠的過程: 調製顏料時、膠的濃度因人而異,一般份量為水200cc對三千本膠一至二條為適量;以 較稀的膠來溶顏料,再加少許水,或以較濃的膠來溶顏料,再加入大量的水,各有其各樣 程度的配合,若要呈現出礦物顏料美麗的效果,便要注意膠的使用方法。基本上粗粒子的 顏料使用時加濃膠、細粒子的顏料使用時則調和較稀薄的膠,在繪製作品時,隨畫面的完成 程度,膠的濃度也跟著改變。一般而言,打底時使用較細粒子的顏料,越接近完成時,則 使用較粗粒子的顏料。最開始時使用較濃的膠,而後慢慢稀釋其濃度,在完成階段時儘可 能的薄塗,能獲得最好的呈色效果,13號或標示(白)的顏料或水干等細微粒子的顏料,調 以較稀薄的膠較好。 另外畫面的需求不同,膠的濃度也應有所不同,若重視肌理或以厚塗法圖繪的作品需 要較濃的膠;而以細粒子的顏料為主體表現,不斷重疊塗繪的作品或畫在絹布上的作品, 則須靈活運用濃度較稀的膠。 三千本膠等乾燥性的膠,在溶膠之前必須先以水浸泡並放置一段時間,需要準備的是 三千本膠一至二條,水200cc,電熱器、膠鍋、鉗子、紗布、攪棒等。以鉗子將三千本膠 剪成小段放進膠鍋中,加入200cc左右的水放置一段時間,這時泡脹的膠塊含有大量的水 分,應該會比較好溶化。 在溶膠的過程中應避免直接加熱,或可使用陶製膠鍋,膠湯的溫度不可超過70度, 因為膠在高溫溶化時,將變得比較沒有黏著力。另外須注意隨時以攪拌棒攪動,以免燒 焦,其後再以紗布過濾後即可完成。 膠和水的比例 ‧ 三千本膠 膠1~2條 + 200㏄ 水 ‧ 鹿膠液 以3倍的水稀釋 ‧ 鹿膠 膠10~15g + 200㏄ 水 ‧ 粒膠 膠10~15g + 200㏄ 水 在膠彩畫或日本畫中,以胡粉或礦物質色粉調製顏料時,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媒材 便是膠。這膠並非化學性所合成製作出的膠,而是由動物的皮骨所熬製提煉的動物膠。 目前較為廣泛被使用的膠大部份是,三千本膠、鹿膠、粒膠,板膠等,雖然這些膠形狀 、名稱都不相同,但其原料都是來自如上述所提及的動物膠。 如同其他動物膠一般,鹿膠也是由牛的皮骨所提煉,其名稱由來是於,約六十年前 妻屋老師傅以日本古代所暢用之"鹿"膠所命名<註一>,如今妻屋老師傅早已仙逝,目前 由其女兒承襲經營,並開發了妻屋膠,即所謂的"鹿膠液"。 <註一>距今約五、六百年前當時日本所製作膠的原料大部分來自鹿的皮骨,所以妻屋老 師傅沿用"鹿膠"來命名,以表示其產品是遵循古法製作,其實該原料是來自牛的皮骨。 鹿膠的功能性與其他膠類不同的地方是在於,日本的冬天氣候極為乾冷,在早期日 式建築當中,通風性極佳,一般畫者即使在室內作畫,其顏料乾涸的很快,因此許多作 品上的顏料容易龜裂、剝落,甚至有時顏料乾涸太快因劇烈冷縮,導致紙張爆裂。 因此鹿膠中摻入了保濕劑,意在延緩作畫時顏料在乾冷的氣候中乾涸的時間,這種 加入了保濕劑的鹿膠便叫作"軟韌"。另外,未加入保濕劑的鹿膠就叫做"乾燥"。 早年本公司在進口鹿膠時曾與鳳凰顏料原廠討論此一課題,因為台灣的氣候較為濕 熱,若有人在使用鹿膠"軟韌"的過程中,未注意顏料乾燥的時間,反而容易疊色失敗或 造成發霉。但由於台灣地區許多膠彩畫家在日本留學時已習慣使用鹿膠"軟韌",因此本 公司雖有進口,但仍建議使用者採用鹿膠"乾燥"或其他膠類如三千本膠等。 若有膠彩的愛好者仍在使用鹿膠"軟韌",請千萬留意顏料在畫上後乾燥的時間,耐 心地待其完全乾涸後,再做疊色,才不容易失敗。 |
全站熱搜